温度范围:检测熔融金属液相线温度至过热温度区间(典型范围:600-1800℃)
元素成分分析:C、Si、Mn、S、P等主量元素(精度±0.01wt%)及微量元素(As、Sb≤0.005wt%)
气体含量:氢含量(0.1-10ppm)、氧含量(10-500ppm)、氮含量(50-2000ppm)
密度测定:液态密度(5.0-8.0g/cm³,误差±0.05g/cm³)
流动性指数:螺旋试样长度(300-1200mm,ASTM B963标准)
钢铁类:碳钢、合金钢、不锈钢熔体
铝合金:ADC12、A356、7075等铸造/变形合金
铜合金:黄铜(CuZn40)、青铜(CuSn8)熔液
镍基合金:Inconel 718、Hastelloy C276高温合金
锌合金:Zamak 3、ZA-8压铸合金
光谱分析法:ASTM E1251(直读光谱)、GB/T 4336(碳钢)
热分析法:ISO 15379-1(凝固特性)、GB/T 223.5(硅含量)
惰性气体熔融法:ASTM E1019(氧氮氢联测)、GB/T 20124(钢铁)
旋转粘度计法:ISO 22458(高温粘度)、GB/T 14235.5(铸造合金)
氦比重法:ASTM B923(金属粉末密度)、GB/T 1423(液态金属)
ARL 4460直读光谱仪:0.001%元素检测限,覆盖C、N、O等轻元素
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:检测范围0.1ppm-2%
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最高温度1600℃
Anton Paar AMVn高温粘度计:测量范围0.3-10000mPa·s
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真密度仪:精度±0.03%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熔融金属本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