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合乳剂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粒径分布:D50值(中位粒径)、PDI(多分散指数)、D90值(90%颗粒小于该粒径)2.稳定性分析:离心分离率(3000rpm/30min)、Zeta电位(mV)、相分离时间(25℃/60天)3.流变特性:表观黏度(25℃/100s⁻)、屈服应力(Pa)、触变环面积(Pas)4.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(CFU/g)、霉菌酵母菌计数、致病菌(沙门氏菌/金黄色葡萄球菌)5.界面特性:界面张力(mN/m)、接触角()、乳化效率(%)检测范围1.化妆品乳液:防晒霜/精华液/润肤乳的O/W型与W/O型体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粒径分布:D50值(中位粒径)、PDI(多分散指数)、D90值(90%颗粒小于该粒径)
2.稳定性分析:离心分离率(3000rpm/30min)、Zeta电位(mV)、相分离时间(25℃/60天)
3.流变特性:表观黏度(25℃/100s⁻)、屈服应力(Pa)、触变环面积(Pas)
4.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(CFU/g)、霉菌酵母菌计数、致病菌(沙门氏菌/金黄色葡萄球菌)
5.界面特性:界面张力(mN/m)、接触角()、乳化效率(%)
1.化妆品乳液:防晒霜/精华液/润肤乳的O/W型与W/O型体系
2.医药乳剂:脂肪乳注射液/微乳载药系统/疫苗佐剂
3.食品乳状液:植物蛋白饮料/调味酱料/人造奶油
4.工业乳化液:金属加工液/沥青乳化剂/农药微胶囊
5.纳米乳体系:脂质纳米粒/LNP递送系统/相变储能材料
1.ASTME2865-12(2020):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亚微米级颗粒粒径分布
2.ISO19403-6:2017:旋转滴法测量界面张力与接触角
3.GB/T11543-2008:离心加速法评估乳液稳定性
4.GB4789.2-2022:平板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总数
5.ISO3219:1993:旋转流变仪测定非牛顿流体流变曲线
6.ASTMD4187-21:Zeta电位仪分析分散体系稳定性
1.马尔文ZetasizerNanoZS: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1nm-10μm粒径及Zeta电位
2.布鲁克BrookfieldDV2T黏度计:锥板系统测量0.1-2000Pas黏度范围
3.赛默飞QExactive质谱仪:LC-MS联用分析乳化剂残留物
4.TAInstrumentsAR2000ex流变仪:振荡模式测定线性粘弹区
5.梅特勒FE28pH计:自动温度补偿测量pH值(精度0.01)
6.安捷伦1260InfinityIIHPLC:C18色谱柱分离乳化剂成分
7.日立SU8010扫描电镜: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乳液微观结构
8.岛津UV-2600i分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复合乳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