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山地震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地震波类型识别:P波/S波到时差≤0.5秒,振幅比≥3:12.震级测定:ML≥1.0级事件捕捉精度0.2级3.震源深度计算:误差范围2km(深度≤15km)4.频率特征分析:0.5-20Hz频段能量占比≥85%5.事件持续时间:长周期事件(≥50秒)与火山颤动区分6.能量释放率:RSAM值连续采样间隔≤10秒检测范围1.活火山口半径10km内微震活动监测2.火山构造带断层位移量(≥1mm/年)3.岩浆房压力变化(0.1-10MPa动态范围)4.地热异常区CO₂/H₂S气体通量关联震动5.火山灰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地震波类型识别:P波/S波到时差≤0.5秒,振幅比≥3:1
2.震级测定:ML≥1.0级事件捕捉精度0.2级
3.震源深度计算:误差范围2km(深度≤15km)
4.频率特征分析:0.5-20Hz频段能量占比≥85%
5.事件持续时间:长周期事件(≥50秒)与火山颤动区分
6.能量释放率:RSAM值连续采样间隔≤10秒
1.活火山口半径10km内微震活动监测
2.火山构造带断层位移量(≥1mm/年)
3.岩浆房压力变化(0.1-10MPa动态范围)
4.地热异常区CO₂/H₂S气体通量关联震动
5.火山灰层电阻率变化(10-1000Ωm量程)
6.海底火山次声波信号(0.01-50Hz带宽)
1.ISO23469:2021《地震监测系统安装与校准》
2.ASTMD5777-18《地震折射法勘探标准》
3.GB/T31077-2014《数字地震仪通用技术要求》
4.GB17741-2005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》
5.ISO18610:2017《连续振动监测系统实施规范》
6.JJG860-2015《地震计检定规程》
1.GuralpCMG-3T宽频带地震仪:0.008-100Hz带宽,动态范围≥140dB
2.NanometricsTrilliumCompact120s甚宽带地震计:120秒长周期响应
3.TrimbleNetR9GNSS接收机:毫米级位移监测精度
4.Bruel&Kjaer8307次声传感器:0.001-20Hz超低频测量
5.GeoSIGGMSplus强震记录仪:4g加速度量程
6.SercelLite低频检波器:4.5Hz自然频率10%公差
7.CampbellCR6数据采集器:24位ADC,100kS/s采样率
8.Agilent34972A多通道记录仪:同步采集128通道信号
9.RBRvirtuoso3D温盐深仪:2000m耐压,0.002℃精度
10.VaisalaCARBOCAPGMP343CO₂探头:0-20%量程1.5%精度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火山地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