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敏止痒乳膏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≤100CFU/g,霉菌和酵母菌≤10CFU/g,金黄色葡萄球菌/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2.pH值范围:5.5-7.5(皮肤接触类产品适用区间)3.激素类成分筛查:地塞米松、曲安奈德等63种糖皮质激素HPLC-MS/MS定量分析(检出限0.01μg/g)4.重金属残留:铅≤10mg/kg、砷≤2mg/kg、汞≤1mg/kg(GB/T7917-2021)5.过敏原测试:MIT/CMIT混合物≤15ppm,苯甲醇≤1%w/w(ISO18416:2015)检测范围1.乳膏基质类型: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≤100CFU/g,霉菌和酵母菌≤10CFU/g,金黄色葡萄球菌/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
2.pH值范围:5.5-7.5(皮肤接触类产品适用区间)
3.激素类成分筛查:地塞米松、曲安奈德等63种糖皮质激素HPLC-MS/MS定量分析(检出限0.01μg/g)
4.重金属残留:铅≤10mg/kg、砷≤2mg/kg、汞≤1mg/kg(GB/T7917-2021)
5.过敏原测试:MIT/CMIT混合物≤15ppm,苯甲醇≤1%w/w(ISO18416:2015)
1.乳膏基质类型:油包水型(W/O)、水包油型(O/W)乳化体系
2.功效成分载体:含薄荷醇、樟脑的清凉型乳膏;含甘草酸二钾的抗炎型乳膏
3.特殊剂型:纳米微乳透皮制剂、脂质体缓释系统
4.包装材料相容性:铝管、PE塑料瓶、复合膜袋的迁移物测试
5.进口产品合规性:欧盟ECNo1223/2009与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交叉比对
1.微生物检测:GB7916-1987《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》结合USP<61>薄膜过滤法
2.激素定量分析:GB/T24800.2-2009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(检出限0.02ng/mL)
3.重金属检测:GB/T7917-202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
4.稳定性测试:ICHQ1A(R2)加速试验法(40℃2℃/75%RH5%,6个月)
5.透皮吸收率测定:Franz扩散池法(ISO10993:2018附录B)
1.Agilent1260InfinityII高效液相色谱仪:激素及有效成分定量分析(分辨率≥1.8)
2.ThermoFisherTSQQuantis三重四极杆质谱仪:痕量物质筛查(质量精度0.01Da)
3.PerkinElmerNexION350DICP-MS:重金属多元素同步检测(检出限ppb级)
4.SartoriusME36S百万分之一天平:精密称量(最小读数0.001mg)
5.MemmertHPP750恒温恒湿培养箱:微生物培养控制(温度波动0.3℃)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:乳膏粒径分布测定(量程0.01-3500μm)
7.BrookfieldDV2T粘度计:流变特性测试(转速范围0.01-250RPM)
8.LabconcoPurifierLogic+生物安全柜:无菌操作环境(洁净度ISO5级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抗敏止痒乳膏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