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输入量检测:测量单位面积能量输入(0.5~50 kJ/cm)
热影响区(HAZ)宽度分析:精度±0.05 mm
峰值温度测定:范围200~1600℃,误差±1.5%
冷却时间(t8/5)控制:时间范围0.5~40秒
温度梯度分布检测:分辨率0.1℃/mm
焊接接头(碳钢/不锈钢/铝合金)
金属基复合材料(钛合金/镍基高温合金)
高分子材料(PE/PP/PC)注塑成型件
陶瓷基电子封装材料
电子元器件(PCB板/芯片封装)
ASTM E285-08:热流计法测定热输入量
ISO 13919-1:电子束焊接热影响区评估
GB/T 3375-2022:焊接热循环测定规范
GB/T 19869.1-2019: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
ISO 11357-5: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测试
FLIR T865红外热像仪:温度分辨率0.03℃,帧频180Hz
OMEGA HH802U高速热电偶:响应时间0.1s,量程-200~1372℃
LINSEIS LFA 1000激光热导仪:导热系数测试范围0.1~2000 W/(m·K)
OLYMPUS BX53M金相显微镜:500倍显微成像,配备图像分析系统
TA Instruments TMA Q400热机械分析仪:膨胀系数测量精度±0.05μm/m·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热输入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