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内镜检查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鼻腔黏膜状态评估:黏膜厚度(0.5-2.0mm)、颜色分级(苍白/充血/紫绀)、分泌物黏稠度(Ⅰ-Ⅳ级)2.鼻甲形态学测量:下鼻甲厚度(3-5mm)、中鼻甲气化程度(0-Ⅲ级)、总鼻道宽度(≥3mm)3.鼻中隔偏曲量化:偏曲角度(0-30)、棘突高度(0-5mm)、穿孔直径(≥5mm)4.鼻咽部占位病变分析:肿物基底宽度(≥3mm)、表面血管分布(Ⅰ-Ⅳ级)、浸润深度(黏膜层/肌层/骨膜)5.嗅裂区功能评估:嗅丝可见数量(≥3条/侧)、黏膜水肿指数(0-4分)、分泌物阻塞程度(0-100%)检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鼻腔黏膜状态评估:黏膜厚度(0.5-2.0mm)、颜色分级(苍白/充血/紫绀)、分泌物黏稠度(Ⅰ-Ⅳ级)
2.鼻甲形态学测量:下鼻甲厚度(3-5mm)、中鼻甲气化程度(0-Ⅲ级)、总鼻道宽度(≥3mm)
3.鼻中隔偏曲量化:偏曲角度(0-30)、棘突高度(0-5mm)、穿孔直径(≥5mm)
4.鼻咽部占位病变分析:肿物基底宽度(≥3mm)、表面血管分布(Ⅰ-Ⅳ级)、浸润深度(黏膜层/肌层/骨膜)
5.嗅裂区功能评估:嗅丝可见数量(≥3条/侧)、黏膜水肿指数(0-4分)、分泌物阻塞程度(0-100%)
1.慢性鼻炎分型诊断: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密度(≥10/HPF)、基底膜增厚(≥7μm)
2.鼻息肉病理分期:Lund-Mackay评分(0-24分)、复发风险评估(Edinburgh分级)
3.鼻窦炎影像学对照:窦口开放程度(0-Ⅲ级)、脓性分泌物定量(0-10mL)
4.鼻腔肿瘤性质鉴别:表面微血管形态(IPCL分型)、组织脆性指数(0-5级)
5.鼻出血定位诊断:出血点面积(1-10mm)、血管搏动频率(≥120次/分)
1.ISO8600-3:2022《光学和光子学-内窥镜-第3部分:鼻腔检查用硬性内窥镜基本要求》
2.GB/T18989-2021《医用内窥镜功能参数测量方法》第5.2节鼻腔成像规范
3.ASTMF2211-13(2021)《内窥镜图像分辨率测试标准》应用于4K成像系统验证
4.ENISO10993-5:2020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》第5部分用于接触黏膜的镜体材料测试
5.GB9706.19-2020《医用电气设备安全专用要求》第19部分:内窥镜设备
1.OlympusENF-V3电子鼻内镜系统:配备4.9mm外径镜体,120广角视野,NBI窄带成像技术
2.KarlStorz1080PHD鼻内镜:3.7mm超细镜体,集成LED冷光源系统
3.StrykerX8000影像平台:支持4K分辨率图像采集,具备DICOM3.0医学影像传输协议
4.FujifilmEB-530S超声内镜:7.5MHz环扫探头,可测黏膜下5mm深度病变
5.MedtronicFusionENT导航系统:电磁定位精度0.3mm,CT/MRI影像融合功能
6.Smith+NephewENDOEYEFLEX3D系统:双通道三维成像技术,景深范围10-50mm
7.PentaxEPK-i7000图像处理器:具备IMAX6图像增强引擎,支持多光谱成像模式
8.Wolf4450.63冷光源系统:氙灯输出强度300W10%,色温5600K200K
9.AesculapAEOS冲洗吸引装置:压力调节范围0-500mmHg5%,流速控制精度2mL/min
10.SonyLMD-2451MT医疗监视器:24.5英寸OLED屏,分辨率38402160像素1%误差率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鼻内镜检查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