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隙率检测(0.1%-10%量程,分辨率±0.05%)
熔合层厚度测量(50-2000μm范围,误差≤±2μm)
空腔分布密度(单位面积缺陷数统计,精度±5个/cm²)
熔区界面结合强度(剪切强度测试范围0.1-500MPa)
微观结构连续性分析(晶粒度评级1-12级,相组成识别精度±1%)
金属增材制造部件(钛合金/铝合金/镍基高温合金)
陶瓷基复合材料(碳化硅/氮化硅基体)
高分子激光焊接制品(PEEK/PE-UHMW/PC)
半导体封装键合层(金锡/银铜焊料)
玻璃-金属封接组件(柯伐合金/硼硅玻璃体系)
ASTM E2109-01(2020):熔合层显微孔隙定量分析方法
ISO 17635:2016:焊接接头微观缺陷评定规范
GB/T 3362-2022:增材制造零件密度偏差检测标准
ASTM F3122-20:工业CT扫描缺陷分级标准
ISO 6507-1:2023:显微硬度法界面结合强度测试
蔡司Sigma 500场发射扫描电镜(配备EDS/EBSD联用系统)
岛津AG-Xplus 100kN精密万能试验机(ASTM D638标准夹具)
尼康XTH 450工业CT系统(3μm体素分辨率)
马尔文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(0.01-3500μm量程)
Thermo Scientific Phenom ProX桌面电镜(15kV背散射成像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熔区空段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