肢端血管功能失调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皮肤温度测定: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肢端温度分布(测量范围-20℃~120℃,精度0.1℃)2.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:实时测量微循环血流量(频率范围20Hz-20kHz,分辨率0.1PU)3.甲襞微循环观察:量化毛细血管袢密度(正常值≥8条/mm)、形态异常率及血流速度分级4.经皮氧分压测定(TcPO2):动态监测组织氧代谢水平(测量范围0-100mmHg,误差2mmHg)5.血管内皮功能评估:通过反应性充血指数(RHI)量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(正常值≥1.67)检测范围1.医用压力治疗产品:梯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皮肤温度测定: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肢端温度分布(测量范围-20℃~120℃,精度0.1℃)
2.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:实时测量微循环血流量(频率范围20Hz-20kHz,分辨率0.1PU)
3.甲襞微循环观察:量化毛细血管袢密度(正常值≥8条/mm)、形态异常率及血流速度分级
4.经皮氧分压测定(TcPO2):动态监测组织氧代谢水平(测量范围0-100mmHg,误差2mmHg)
5.血管内皮功能评估:通过反应性充血指数(RHI)量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(正常值≥1.67)
1.医用压力治疗产品:梯度压力袜、间歇充气加压装置
2.血管介入器械:外周血管支架、球囊导管
3.糖尿病足治疗系统:负压创面治疗仪、高压氧舱
4.冻伤防护装备:电加热手套、相变材料保温鞋垫
5.雷诺综合征诊断设备:冷激发试验装置、数字容积脉搏波记录仪
1.ASTMF2150-19《医用材料表面温度测量标准指南》
2.ISO10993-6:2016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: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》
3.GB/T16886.11-2021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:全身毒性试验》
4.ISO15004-2:2007《眼科仪器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:光危害防护》
5.GB9706.255-2020《医用电气设备第2-55部分:呼吸气体监护仪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》
1.FLIRT860红外热成像仪:6451视场角,1800万像素分辨率,支持MSX多波段动态成像
2.PeriFlux600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:双通道同步监测,配备485nm/785nm双波长激光源
3.MoorVMS-OXY经皮氧分压监测系统:四通道同步测量,集成温度补偿算法
4.MicroVision甲襞微循环分析仪:500倍光学放大倍率,配备自动图像拼接软件
5.EndoPAT2000内皮功能检测仪:采用PAT信号采集技术,符合AHA临床研究标准
6.HadecoSmartdop45EX超声多普勒:20MHz高频探头,最小可测血流速度0.5cm/s
7.Humac2015等速肌力测试系统:配装低温舱模块(-30℃~50℃温控范围)
8.BiopacMP160多导生理记录仪:16通道同步采集EMG/ECG/PPG生物信号
9.AntonPaarRheolabQC旋转流变仪:测量血液黏度变化(剪切率范围0.01-1000s⁻)
10.SiemensAcusonS2000超声诊断系统:搭载18L6HD高频线阵探头(频率6-18MHz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肢端血管功能失调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