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焦距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有效焦距偏差:测量实际焦距与标称值差异范围(0.05mm~0.3mm)2.后截距一致性:验证光学系统后焦点与机械接口匹配度(公差0.01mm)3.场曲畸变率:评估视场边缘与中心焦距差异(允许值≤1.5%)4.温度稳定性:-40℃~+85℃环境下的焦距漂移量(阈值0.1mm/10℃)5.波长响应特性:400nm~1600nm波段内焦距变化梯度(误差带0.08%)检测范围1.单/双凸透镜:直径3mm~300mm球面与非球面透镜2.显微物镜:5X~100X放大倍率消色差物镜组3.工业镜头:FA定焦镜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有效焦距偏差:测量实际焦距与标称值差异范围(0.05mm~0.3mm)
2.后截距一致性:验证光学系统后焦点与机械接口匹配度(公差0.01mm)
3.场曲畸变率:评估视场边缘与中心焦距差异(允许值≤1.5%)
4.温度稳定性:-40℃~+85℃环境下的焦距漂移量(阈值0.1mm/10℃)
5.波长响应特性:400nm~1600nm波段内焦距变化梯度(误差带0.08%)
1.单/双凸透镜:直径3mm~300mm球面与非球面透镜
2.显微物镜:5X~100X放大倍率消色差物镜组
3.工业镜头:FA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(C/CS接口)
4.激光聚焦系统:Fθ透镜与扫描振镜组合系统
5.红外光学组件:硫系玻璃与锗材料中波红外镜头
1.ISO9334:2017《光学和光子学光学传递函数测量程序》第5.3节焦距测定法
2.GB/T9917-2022《照相镜头有效焦距和相对孔径的测定方法》平行光管法
3.ASTME3125-17《激光束传播参数测试标准》中M因子关联焦距算法
4.DIN58197-3:2019《光学系统测试第3部分:远心度与焦平面定位》
5.JJF1463-2014《投影物镜焦距校准规范》激光干涉比对法
1.TriopticsImageMasterHR:分辨率0.1μm的MTF及焦距综合测试仪
2.ZygoVerifireMST:基于激光干涉的曲面透镜焦距测量系统
3.NikonNEXIVVM-500S:配备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视频测量仪(精度0.5μm)
4.OptikosLensCheckPro:支持ISO9334标准的自动调焦分析平台
5.OphirSpiriconM2-200s: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(含焦距计算模块)
6.MitutoyoFLP-30CNC:高精度光学比较仪(重复性0.2μm)
7.ThorlabsBP209-IR/M:宽光谱光束分析仪(400-1600nm)
8.Keysight5530DynamicCalibrator:环境温控型激光干涉基准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有效焦距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