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触后神经毒素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亲和力:测定KD值(nM级),采用放射性配体置换法2.半数抑制浓度(IC50):基于SH-SY5Y细胞模型的剂量-效应曲线分析3.细胞膜去极化速率:微电极阵列记录动作电位频率(Hz)4.突触小泡释放效率:荧光探针FM1-43标记定量(荧光强度AU)5.代谢半衰期(t1/2):LC-MS/MS测定血浆清除率(h)检测范围1.生物样本:蛇毒提取物、蜘蛛毒液冻干粉等动物源毒素2.药品原料:神经肌肉阻滞剂原料药及中间体3.食品添加剂:贝类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(PSTs)4.农药残留: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亲和力:测定KD值(nM级),采用放射性配体置换法
2.半数抑制浓度(IC50):基于SH-SY5Y细胞模型的剂量-效应曲线分析
3.细胞膜去极化速率:微电极阵列记录动作电位频率(Hz)
4.突触小泡释放效率:荧光探针FM1-43标记定量(荧光强度AU)
5.代谢半衰期(t1/2):LC-MS/MS测定血浆清除率(h)
1.生物样本:蛇毒提取物、蜘蛛毒液冻干粉等动物源毒素
2.药品原料:神经肌肉阻滞剂原料药及中间体
3.食品添加剂:贝类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(PSTs)
4.农药残留:有机磷类杀虫剂代谢产物
5.环境污染物:蓝藻产生的石房蛤毒素(STX)水体样本
ASTME2148-18受体结合活性体外测定规范
ISO20688:2018海洋生物毒素的LC-MS/MS定量分析
GB/T21318-2019食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
GB23200.116-2021农药残留的细胞电生理检测技术
ISO17025:2017实验室质控体系实施要求
1.Agilent1260InfinityII高效液相色谱仪:配备DAD检测器,分离精度0.1%
2.ThermoScientificQExactiveHybridQuadrupole-Orbitrap质谱仪:分辨率达140,000FWHM
3.MolecularDevicesSpectraMaxi3x多功能酶标仪:支持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(波长范围200-1000nm)
4.AxonAxopatch200B膜片钳系统:电流测量精度0.1pA
5.PerkinElmerLABCHIPEZReaderII微流控芯片分析仪:通量达500样本/小时
6.BrukerBioSpinAVANCEIIIHD核磁共振波谱仪:磁场强度14.1T
7.MalvernZetasizerNanoZSP动态光散射仪:粒径测量范围0.3nm-10μm
8.BeckmanCoulterCytoFLEX流式细胞仪:配置405/488/638nm三激光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突触后神经毒素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