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电位(测量范围:±10 kV,精度:±0.1%)
电荷密度分布(分辨率:0.1 pC/mm²,扫描步长:5-100 μm)
电位弛豫时间(时间范围:1 ns-1000 s,温度范围:-50℃~300℃)
界面势垒高度(测量精度:±5 meV,能量范围:0-5 eV)
动态电位响应(频率范围:DC-10 MHz,采样率:1 GS/s)
半导体材料:单晶硅、砷化镓、氮化镓晶圆
压电陶瓷:锆钛酸铅(PZT)、铌酸锂(LiNbO₃)
光学晶体:氟化钙(CaF₂)、锗酸铋(BGO)
生物医用晶体:羟基磷灰石、磷酸三钙
储能器件材料:固态电解质、锂钴氧化物薄膜
ASTM F391-20:半导体材料表面电位测试标准方法
ISO 21782:2021:电化学储能材料界面电位测试规程
GB/T 16533-2020:压电陶瓷材料表面电荷密度检测技术规范
IEC 62607-3-1:2018:纳米材料表面电位扫描测试导则
JIS C2143:2019:绝缘材料体积电位衰减特性测试
Keysight B1505A功率器件分析仪:支持±1000V高精度电位测量
KLA Surfscan SP3表面检测系统:实现0.1μm级电荷分布成像
Keithley 4200A-SCS参数分析仪:完成ns级动态电位响应测试
Bruker Dimension Icon原子力显微镜:配备KPFM模块的纳米级表面电位映射
HORIBA EIS-VSP电化学工作站:支持10MHz高频电位阻抗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晶体电位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