堆焊层硬度检测:维氏硬度(HV 0.5)、洛氏硬度(HRC)
化学成分分析:Cr/Ni/Mo元素含量偏差≤±0.5%
金相组织检验:碳化物分布、晶粒度(ASTM E112 4-8级)
结合层缺陷检测:裂纹长度≤0.5mm,气孔直径≤0.3mm
几何尺寸测量:堆焊厚度公差±0.2mm,平面度≤0.1mm/m
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(304L/316L)
镍基合金堆焊层(Inconel 625/825)
钴基硬质合金堆焊层(Stellite 6/21)
碳钢基体过渡层(SA516 Gr.70)
复合板材堆焊界面(Q345R+304)
ASTM E92:显微硬度测试方法
ISO 17636-2: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
GB/T 223.11: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
ASME BPVC Section V:超声波探伤规范
GB/T 2975:焊接接头金相检验方法
显微硬度计HVS-50:载荷0.1-5kg,自动压痕测量
光谱分析仪PMI-MASTER PRO:检测元素范围C-S-U
金相显微镜BX53M:5000×放大,明暗场切换
数字射线系统Yxlon FF35:160kV微焦点射线管
三维扫描仪ATOS Q:测量精度±0.02mm/m³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堆焊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