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温度稳定性:在设定温度点(-40℃至150℃)连续运行8小时的最大偏差≤±0.1℃
2.空间均匀性:工作区域9点测温时最大温差≤0.3℃(依据ISO17025:2017)
3.温度波动度:30分钟内温度峰峰值≤±0.05℃(GB/T5170.1-2016)
4.升温/降温速率:从25℃至-20℃降温速率≥3℃/min(ASTME77-14)
5.介质兼容性测试:与乙二醇基/硅油基冷却剂的化学稳定性(ISO188:2011)
1.发动机冷却液:汽车用乙二醇-水混合溶液(体积比1:1)
2.工业润滑油:ISOVG32~VG68级液压油与齿轮油
3.航空液压油:MIL-PRF-5606H标准合成烃基液体
4.半导体冷却剂:氟化液(GaldenHT270)
5.生物医药制剂:PBS缓冲液与细胞培养基(pH6.8-7.4)
1.ASTME230/E230M-17:热电偶校准与温度测量规范
2.ISO9001:2015第8.6条款:监测和测量过程控制要求
3.GB/T5170.8-2017: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-温度试验设备
4.ASTMD1121-11: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测定法
5.ISO188:2011:硫化橡胶加速老化试验方法
1.Fluke724温度校准器:四通道输入,精度±0.01℃,支持T型/J型热电偶
2.Keysight34972A数据采集仪:同步采集20通道温度数据(0.004%基本精度)
3.Testo735-2多通道测温仪:配备Pt100铂电阻探头(ClassA级)
4.JulaboFP50恒温循环器:温控范围-40~200℃,稳定性±0.01℃
5.Agilent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波长范围190~1100nm(介质成分分析)
6.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pH计:分辨率0.001pH(生物制剂兼容性测试)
7.BrookfieldDV2T粘度计:测量范围1~6×10^7mPa·s(油品流动性测试)
8.NetzschDSC214差示扫描量热仪:温度精度±0.1℃(相变特性分析)
9.SartoriusCPA225D电子天平:称量精度0.01mg(腐蚀产物定量分析)
10.ThermoScientificOrionStarA221电导率仪:量程0~200mS/cm(离子浓度监测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冷却剂恒温槽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