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光谱响应范围:测量波长覆盖200-2500nm区间,精度0.3nm
2.波长重复性:连续三次测量偏差≤0.1nm
3.辐射亮度线性度:在1-1000μW/cm范围内非线性误差<1%
4.杂散光抑制比:在标称波长外>10^4量级
5.温度稳定性:工作温度255℃时漂移量<0.05%/℃
1.光学薄膜:包括增透膜、分光膜等镀膜器件透过率测试
2.LED光源:涵盖可见光与近红外LED的光谱功率分布测定
3.光伏材料:晶体硅/薄膜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分析
4.环境监测设备:大气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
5.生物医学样品:血红蛋白溶液吸光度定量分析
ASTME275-08(2017):紫外可见光谱仪器性能验证标准
ISO230-9:2021:工业自动化系统辐射源校准规范
GB/T26180-2010:光谱辐射计校准方法国家标准
IEC62494-1:2020:LED光源光辐射安全测试规范
GB/T17683.1-1999:太阳光谱辐照度测量方法
1.OceanOpticsSTS-VIS:微型光纤光谱仪,分辨率1.5nm(FWHM)
2.PerkinElmerLambda365: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,波长精度0.08nm
3.BenthamPVE300:光伏量子效率测试系统,光强稳定性0.5%
4.AvantesAvaSpec-ULS2048CL-EVO:高灵敏度近红外光谱仪(900-2500nm)
5.LabsphereLMS-7600:大口径积分球辐射校准系统(直径76cm)
6.HoribaiHR550:成像光谱仪配备1200g/mm光栅
7.StellarNetBLUE-Wave:便携式UV-VIS-NIR三波段光谱仪
8.ShimadzuUV-2600i: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带积分球附件
9.GammaScientificRS-7B:精密辐射源标准装置(不确定度1.2%)
10.AgilentCary7000:全自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单光束光谱辐射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