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粒径分布:D10≤200μm、D50=300-600μm、D90≥800μm(激光衍射法)
2.显微硬度:HV0.3≥600(维氏硬度计)
3.表观密度:≥7.2g/cm(霍尔流量计法)
4.缺陷率:裂纹/气孔≤3%(金相显微镜)
5.抗破碎性:循环冲击1000次后破碎率≤15%
6.化学成分:Fe≥98%、C≤0.1%、Si≤0.3%(光谱分析)
1.铸钢丸:SAE标准J444型高碳铸钢弹丸
2.不锈钢丸:AISI420马氏体不锈钢制丸体
3.陶瓷丸:ZrO₂基复合陶瓷介质颗粒
4.铝丸:7075航空铝合金喷丸材料
5.玻璃丸:钠钙硅酸盐系玻璃微珠
6.复合丸:WC-Co硬质合金包覆弹丸
1.ASTME11-2020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
2.ISO6507-1:2018维氏硬度测试规程
3.GB/T223.3-2022金属材料密度测定标准
4.ASTME112-13金相试样制备与缺陷分析
5.GB/T10561-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评级
6.ISO13320:2020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通则
1.马尔文Mastersizer3000: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(量程0.01-3500μm)
2.威尔逊WolpertWilsonTukon2100B:自动维氏硬度计(载荷0.3-50kg)
3.QuantachromeUltrapyc5000:气体置换法真密度仪(精度0.03%)
4.奥林巴斯DSX1000:数字金相显微镜(5000倍光学放大)
5.新三思CMT5105: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(50kN载荷)
6.布鲁克Q4TASMAN:直读光谱仪(波长范围125-670nm)
7.RETSCHAS200control:电磁振筛机(12级筛分套组)
8.InstronCEAST9340:落锤冲击试验机(最大能量100J)
9.HitachiSU5000: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)
10.ShimadzuEDX-7000: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(Na-U元素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粒化弹丸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