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断口形貌分析:包括韧窝、解理、沿晶断裂等特征识别(放大倍数200×-10000×)
2. 裂纹扩展路径追踪:测量裂纹分叉角度(精度±0.1°)及扩展速率(μm/s)
3. 夹杂物定量分析:统计非金属夹杂物尺寸(0.1-50μm)、类型及分布密度(单位面积计数)
4. 显微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HV0.2-HV1.0载荷下的压痕形貌观测
5. 晶粒度评级:依据ASTM E112标准测定晶粒尺寸级别(G值4-12级)
1. 金属材料:涵盖碳钢、合金钢、铝合金、钛合金等工程金属
2. 焊接接头:包括熔合区、热影响区的微观缺陷检测
3. 复合材料:金属基/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分析
4. 机械零件:轴承、齿轮等关键部件的疲劳断口研究
5. 电子元件:半导体封装材料断裂失效模式判定
1. ASTM E3-11《金相试样制备标准指南》
2. ISO 4967:2013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》
3. GB/T 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
4. ASTM E407-07《金属及合金的微观腐蚀标准实践》
5. GB/T 6394-2017《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》
6. ISO 16700:2016《扫描电子显微镜校准规范》
1. 蔡司Sigma 500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0.8nm@15kV)
2. 牛津X-Max 50能谱仪(元素分析范围B-U)
3. 奥林巴斯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(最大放大倍数1500×)
4. 标乐EcoMet 250研磨抛光机(转速10-600rpm可调)
5. 莱卡EM TXP精密切割机(切割精度±0.01mm)
6. 沃伯特402MVD显微硬度计(载荷范围10gf-1kgf)
7. Gatan682精密离子研磨系统(加速电压1-8kV)
8. FEI Helios G4 UX聚焦离子束系统(束流0.1pA-65nA)
9. Keyence VHX-7000数字显微镜(景深合成功能)
10. Bruker 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(垂直分辨率0.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断口金相研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