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表面硬度测试:采用洛氏硬度HRC标尺(50-65HRC),测量淬硬层表面3点平均值
2.硬化层深度测定:通过显微维氏硬度法(HV0.3-HV1)确定550HV1等效硬度边界
3.金相组织分析:检测马氏体含量(≥95%)、残余奥氏体(≤5%)及碳化物分布状态
4.有效硬化层梯度:每0.1mm间隔测量硬度值直至基体硬度+50HV区域
5.残余应力检测:X射线衍射法测定表面压应力(-800至-1200MPa)
1.合金结构钢:42CrMo4、20MnCr5等传动部件淬硬处理件
2.工具钢:SKD11、H13模具钢淬火+回火工件
3.轴承钢:GCr15制滚动体及套圈淬硬件
4.齿轮类零件:模数≥2的渗碳淬火齿轮副
5.冷作模具:冲压模刃口部位局部淬硬区域
1.ASTM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2.ISO2639:2022《钢的渗碳硬化层深度测定与验证》
3.GB/T9450-2005《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与校核》
4.GB/T4340.1-2009《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》
5.ISO6507-1:2018《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》
1.洛氏硬度计HRS-150:配备C标尺金刚石压头,分辨率0.1HRC
2.维氏硬度计HV-1000Z:自动转塔式结构,最大载荷1000gf
3.金相显微镜AxioImagerM2m:500观察倍率带图像分析模块
4.X射线应力分析仪Xstress3000G3:ψ角法测量深度达50μm
5.硬化层梯度仪CaseMasterPro:自动步进测量精度2μm
6.光谱直读仪Q4TASMAN:碳当量CE值快速测定装置
7.超声波清洗机ElmaS60H:40kHz高频精密清洗系统
8.试样切割机StruersSecotom-50:湿式切割保护试样组织结构
9.热镶嵌机StruersCitoPress-10:保形镶嵌防止边缘倒角
10.显微硬度计FM-700e:自动聚焦系统满足ISO6507标准要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淬硬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