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亮度均匀性:测量表面照度差异值≤15%,采用9点网格法测试
2.色度坐标偏差:CIE1931标准下x/y值允差0.005
3.响应时间:启动至90%亮度时间≤50ms
4.工作温度特性:-40℃~+85℃环境下亮度衰减≤20%
5.耐压绝缘性:AC1500V/60s无击穿现象
6.光谱功率分布:主波长偏差3nm
7.机械振动测试:10Hz~500Hz/3Grms持续2小时无结构损伤
1.汽车仪表盘冷光背光组件
2.医疗设备指示面板EL片
3.工业控制HMI人机界面发光层
4.航空航天仪表显示模块
5.消费电子产品柔性冷光膜
6.安全应急标识发光系统
1.ASTME259-06(2020)标准测定发光效率与均匀度
2.ISO13406-2:2001像素缺陷判定规范
3.GB/T2423.10-2019电工电子产品振动试验方法
4.IEC60529-2013外壳防护等级(IP代码)测试
5.GB/T20145-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要求
6.ISO4892-3:2016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
1.KonicaMinoltaCS-2000分光辐射亮度计:测量0.003~20,000cd/m亮度范围
2.SpectraScanPR-745高精度光谱仪:380~780nm波长分辨率0.3nm
3.Chroma19032-S耐压测试仪:AC/DC双模式输出0~5kV
4.ESPECGDJS-100高低温湿热试验箱:温度范围-70℃~+150℃
5.B&K4809振动台系统:最大推力2000N,频率范围5~3000Hz
6.KeysightU1231A数字万用表:基本DC精度0.09%
7.LabsphereLMS-760积分球系统:直径76cm全光谱分析
8.TektronixAFG31000函数发生器:输出频率最高50MHz
9.FlukeTi450红外热像仪:热灵敏度≤0.03℃@30℃
10.HIOKIPW3390功率分析仪:基本精度0.06%支持DC-1MHz带宽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冷光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