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维氏硬度测试(HV):载荷范围0.3-50kgf,压痕对角线测量精度0.5μm
2.拉伸性能测试:屈服强度(Rp0.2)、抗拉强度(Rm)、断后伸长率(A%)
3.微观结构分析:晶粒度评级(ASTME112),第二相含量测定(面积占比0.1-20%)
4.残余应力检测:X射线衍射法(2θ角测量范围145-165)
5.疲劳性能测试:高频疲劳试验(频率80-120Hz,循环次数≥110^7)
1.冷轧不锈钢系列:301/304/316L等奥氏体不锈钢带材及紧固件
2.镍基高温合金:Inconel718、HastelloyX涡轮叶片材料
3.钛合金制品:TC4(Ti-6Al-4V)航空用锻件及板材
4.变形铝合金:2024-T3航空铝材、5052-H32船舶用板材
5.铜合金产品:C17200铍铜弹性元件及C5191磷青铜轴承
ASTME10-18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
ISO6892-1:201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
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ASTME915-19残余应力测量标准实践规程
GB/T3075-2008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
ISO12107:2012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统计方案
1.ZwickZHU250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250kN,精度等级0.5级
2.MitutoyoHM-200显微硬度计:40物镜,数字压痕测量系统
3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(λ=1.5406)
4.OlympusGX71金相显微镜:5000最大放大倍数,自动图像分析模块
5.Instron8802高频疲劳试验机:动态载荷100kN,频率范围0.01-300Hz
6.ShimadzuHMV-G21ST显微硬度计:全自动压痕定位系统
7.MTSLandmark伺服液压试验系统:多轴加载能力
8.ZeissEVOMA15扫描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3nm@30kV
9.QnessQ10A自动磨抛机:六工位样品制备系统
10.HelmutFischerXDLMX射线测厚仪:测量精度0.1μ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加工硬化合金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