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化学成分分析:C含量0.35%-0.60%、Mn含量0.50%-1.65%、Si含量≤0.40%、S/P杂质≤0.035%
2.洛氏硬度测试:淬火后表面硬度HRC58-65,芯部硬度梯度差≤5HRC
3.金相组织检验:马氏体含量≥95%,残余奥氏体≤3%,碳化物分布均匀度评级1-4级
4.淬透性试验(Jominy测试):距水冷端9mm处硬度≥50HRC
5.冲击韧性测试:-20℃条件下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≥27J
1.机械结构用碳素钢:45#钢、50#钢等调质处理工件
2.刀具模具材料:T8A、T10A等高碳工具钢制品
3.汽车传动部件:齿轮轴、凸轮轴等表面淬火零件
4.工程机械配件:液压活塞杆、轴承套圈等耐磨部件
5.特种紧固件:8.8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、螺母
1.ASTME415-17碳钢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
2.ISO6508-1:2016洛氏硬度试验方法(C标尺)
3.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4.GB/T225-2006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(Jominy法)
5.ASTME23-18金属材料缺口试样标准冲击试验方法
1.SPECTROMAXxLMX06型直读光谱仪:用于快速测定C、Mn等12种元素含量
2.Wilson432SVD洛氏硬度计:配备C标尺金刚石压头,测量范围20-70HRC
3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放大观察显微组织形貌
4.Zwick/RoellRKP450冲击试验机:-60℃~+100℃温控冲击测试系统
5.QnessQ10A+自动显微硬度计:执行HV0.3-HV30维氏硬度测试
6.SHT4106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:1000kN载荷拉伸强度测试
7.LECOTCH600氧氮氢分析仪:测定钢中气体元素含量(O≤30ppm)
8.BuehlerPhoenixBeta自动磨抛机:制备金相试样表面精度Ra≤0.05μm
9.Elcometer456超声波测厚仪:测量淬硬层深度(分辨率0.01mm)
10.NetzschDIL402C膨胀仪:测定临界冷却速度与相变点温度(Ac1/Ac3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可淬硬碳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