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主要合金元素(如Cr、Ni、Mo)含量偏差范围(0.5%-1.5%)及杂质元素(S、P)控制限值(≤0.03%)
2.显微硬度测试:采用HV0.3载荷测定基体硬度均匀性(波动范围≤15HV)
3.金相组织观察:评估固溶体单相性(α相含量≥95%)、析出相尺寸(≤5μm)及分布均匀性
4.晶粒度评级:依据ASTME112标准测定晶粒尺寸级别(通常要求5-8级)
5.残余应力检测: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表面应力值(控制范围150MPa)
1.奥氏体不锈钢:包括304/316L系列管材、板材的固溶处理验证
2.铝合金结构件:航空用7075-T6、2024-T3锻件的过饱和固溶体检验
3.镍基高温合金:IN718、HastelloyX铸件的γ'相固溶度测定
4.钛合金医疗植入物:Ti-6Al-4VELI材料的β相转变完全性检测
5.铜合金导电部件:C17200铍铜时效前的固溶均匀性评估
1.ASTME45-18a:夹杂物评级与微观清洁度分析
2.ISO643:2020: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标准流程
3.GB/T13298-2015:金属显微组织检验通则
4.ASTME384-22: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方法
5.GB/T4340.1-2009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1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直读光谱仪:用于快速精确的化学成分分析(精度0.001%)
2.Zwick/RoellZHVμ-S微硬度计:配备自动平台实现HV/HK标尺显微硬度测试
3.ZeissAxioImagerA2m金相显微镜: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明/暗场观察系统
4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:残余应力测量精度达10MPa
5.StruersTegramin-30自动磨抛机:满足ASTME3试样制备要求
6.OxfordInstrumentsSymmetryEBSD系统:实现晶粒取向与尺寸的定量分析
7.ShimadzuAG-XPlus电子万能试验机:配套高温环境箱进行力学性能验证
8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纳米尺度析出相形貌观察(分辨率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固溶状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