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直线度误差:全行程测量偏差≤0.02mm/m(GB/T11336-2021)
2.表面硬度:HRC58-62(ISO6508-1:2016)
3.螺纹精度:中径公差带6g级(GB/T197-2018)
4.耐磨层厚度:化学镀镍层15-20μm(ASTMB733-15)
5.材料成分:Cr含量12%-14%,Mo含量0.8%-1.2%(GB/T4336-2016)
1.合金钢制数控机床进给杆(40Cr/42CrMo系列)
2.不锈钢制医疗器械传动杆(316L/17-4PH材质)
3.钛合金航空精密传动杆(TC4/TC11材质)
4.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传动杆(T700级碳纤维)
5.铜合金耐腐蚀传动杆(H62/QAl9-4材质)
1.直线度检测:ISO230-1:2012机床检验标准+激光干涉仪多点采样法
2.表面硬度测试:ASTME18-22洛氏硬度计三点均值法
3.螺纹中径测量:GB/T3934-2003螺纹综合测量仪全参数扫描
4.镀层厚度分析:ISO1463:2021金相切片显微测量法
5.材料成分验证:GB/T20123-2006火花直读光谱分析法
1.MitutoyoCRYSTA-ApexS12016三坐标测量机:几何精度(1.9+L/250)μm
2.ZwickRoell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:载荷精度0.5%FS(ISO7500-1)
3.OlympusBX53M金相显微镜:5000倍显微组织分析系统
4.ThermoARL3460直读光谱仪:可测元素范围C-S-U共45种
5.RenishawXL-80激光干涉仪:线性测量分辨率0.001μm
6.ZeissSURFCOMTOUCH-50表面轮廓仪:Ra测量范围0.01-10μm
7.InstronCEASTMF30熔体流动速率仪:符合ASTMD1238标准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物相分析精度0.0001
9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:3D表面形貌重建功能
10.ShimadzuHMV-G21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2kgf(JISZ2244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进给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