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化学成分分析:碳(C)0.8%-1.5%、铬(Cr)4.0-5.5%、钼(Mo)4.5-6.5%、钒(V)1.8-3.0%、钨(W)5.5-7.0%
2.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HRC58-64(表面)、维氏硬度HV650-850(芯部)
3.冲击韧性: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≥12J(-20℃低温环境)
4.金相组织分析:马氏体形态评级(1-4级)、碳化物分布均匀性(≤3μm间距)
5.耐磨性测试:往复摩擦试验质量损失≤0.15mg/1000次(载荷50N)
1.高速工具钢:ASP-23/30系列粉末冶金钢、SKH-51/SKH-55钨钼系高速钢
2.冷作模具钢:DC53/D2高碳高铬钢、SLD-MAGIC改良型合金钢
3.热作模具钢:H13/H11铬钼钒合金钢、DAC55热强型模具钢
4.粉末冶金钢:CPM10V/15V高钒耐磨钢、Vanadis23超纯净粉末钢
5.硬质合金材料:WC-Co类复合材质(钴含量8-15%)
1.GB/T223.11-200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碳含量
2.ASTME18-22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
3.ISO148-1:2022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
4.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5.GB/T12444-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环块法
6.ASTME384-22材料维氏硬度测试标准
7.ISO6507-1:2023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
1.ThermoFisherARL4460直读光谱仪:全元素快速定量分析(精度0.001%)
2.WilsonRockwell574硬度计:洛氏/表面洛氏双标尺测量(分辨率0.1HR)
3.Instron9450摆锤冲击试验机:温度控制范围-196℃~+300℃
4.ZeissAxioImagerM2m金相显微镜:5000倍超景深显微成像系统
5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结构定量分析(角度精度0.0001)
6.CSMTribometer摩擦磨损试验机:三轴动态载荷模拟系统(最大载荷200N)
7.MitutoyoHM-220显微维氏硬度计:自动压痕测量系统(载荷范围10gf-50kgf)
8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热膨胀系数测定(升温速率0.1-50K/min)
9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微分干涉对比成像技术
10.ShimadzuAG-XPlus电子万能试验机:拉伸/压缩双向力学测试(精度等级0.5级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冲头用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