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润湿性测试:测量焊料与基材接触角(θ≤30为合格),依据IPC-J-STD-002标准。
2.焊点抗拉强度:评估焊接界面力学性能(典型值≥50MPa),采用ASTMD638方法。
3.空洞率分析:X射线检测焊点内部缺陷(允许值≤5%体积占比),符合IPC-A-610GClass3要求。
4.焊料厚度测量:金相切片法测定IMC层厚度(推荐范围1-5μm),参照GB/T11364规范。
5.合金成分验证:EDS能谱分析Sn/Pb比例(误差0.5%),满足ISO9455-1标准。
1.SMT贴片元件:包括QFP、BGA等封装器件的焊接质量评估
2.多层PCB板:通孔插装与表面贴装混合工艺的焊点检测
3.汽车电子模块:发动机ECU、传感器等耐振动焊接结构分析
4.高密度互连基板:5G通信模块的微间距焊点(≤0.3mm)检测
5.航空航天电子设备:符合MIL-STD-883H标准的抗冲击焊点验证
1.ASTMB828:通孔回流焊接工艺的润湿平衡测试方法
2.ISO9455-1:软钎料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法
3.GB/T2423.34:温度-湿度-振动三综合环境下的焊点可靠性试验
4.IPC-TM-6502.4.41:热机械疲劳测试评估焊点寿命
5.SJ/T10670:电子设备焊接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规程
1.Y.CougarX-Ray9000:微焦点X射线系统(分辨率0.5μm),用于三维断层扫描分析
2.KeysightDage4000+:多功能焊接强度测试仪(量程0-500N),支持拉伸/剪切复合测试
3.OlympusBX53M:工业级金相显微镜(2000放大),配备自动图像分析模块
4.ThermoFisherScios2:双束电镜系统(1nm分辨率),实现纳米级IMC层观测
5.PVATePlaSAT-2000:可编程温循试验箱(-70℃~+200℃),满足JEDECJESD22-A104F标准
6.MalvernPanalyticalEpsilon4:ED-XRF光谱仪(检出限10ppm),用于RoHS合规性检测
7.CyberOpticsSE3000U:3D激光共聚焦扫描仪(Z轴精度0.15μm),测量焊膏印刷厚度
8.NordsonDAGEPCBA4000:在线式AOI系统(0.01mm缺陷识别),支持每小时1200块板检测
9.HitachiSU5000:热场发射电镜(加速电压0.5-30kV),配合EBSD进行晶体结构分析
10.DatapaqQ18炉温跟踪仪(1℃精度),记录回流焊温度曲线符合IPC-7531规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流焊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