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金属含量测定:铜(Cu)≥75%-92%,镍(Ni)0.5-8%,铁(Fe)≤15%
2. 硫元素分析:总硫(S)0.3-5.5%,采用XRF法测定
3. 杂质元素限量:铅(Pb)≤0.08%,砷(As)≤0.05%,铋(Bi)≤0.02%
4. 物理性能测试:粒度分布(0.5-50mm占比≥85%),堆密度1.8-2.4g/cm³
5. 有害物质筛查:汞(Hg)≤10ppm,镉(Cd)≤50ppm
1. 冶金厂铜冶炼渣处理产出的二次冰铜
2. 电子废料回收提取的含铜合金冰铜
3. 金属加工企业产生的含铜边角料熔炼产物
4. 废旧电缆热解处理生成的粗制冰铜
5. 锌冶炼系统副产的含铜中间产物
1. ASTM E53-21《铜含量测定-电解重量法》
2. ISO 15597:2001《石油产品-氯和硫含量测定-WDXRF法》
3. GB/T 3884.2-2018《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-硫量的测定》
4. GB/T 8152.11-2023《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-砷、铋含量的测定》
5. ISO 17294-2:2016《水质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应用》
1. Thermo Fisher ARL QUANT'X X射线荧光光谱仪:多元素同步定量分析
2. PerkinElmer Optima 8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:痕量元素测定
3. Mettler Toledo XP205电子天平:0.01mg精度称量系统
4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度分布测试
5. LECO CS844碳硫分析仪:高频感应炉燃烧法测硫碳含量
6. Agilent 7900 ICP-MS:超痕量重金属元素检测
7. Binder ED系列真空干燥箱:105℃恒温样品预处理
8. Herzog HSM 100半自动熔样机:玻璃片熔融制样
9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组成鉴定
10. Hitachi SU5000场发射电镜:微观形貌及元素面分布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废冰铜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