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疲劳寿命测试:循环次数≥1×10⁶次,载荷幅值范围±50kN
2. 动态刚度测试:频率范围0.1-200Hz,位移分辨率0.001mm
3. 冲击载荷测试:峰值加速度500-10000g,脉宽0.1-20ms
4. 能量吸收率测定:应变速率10⁻³-10³ s⁻¹
5. 共振频率扫描:扫频范围5-3000Hz,加速度阈值±15g
1. 金属材料:航空铝合金(AA7075)、钛合金(Ti-6Al-4V)等
2. 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聚合物(CFRP)、玻璃纤维层压板(GFRP)
3. 高分子材料:聚氨酯弹性体(PU)、工程塑料(PEEK)
4. 机械零部件:齿轮传动系统、液压作动筒
5. 建筑结构件:钢结构节点、预应力混凝土梁
1. ASTM E466:金属材料轴向疲劳试验标准方法
2. ISO 12106: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规范
3. GB/T 2611-2007: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技术要求
4. ISO 6721-5:塑料动态力学性能测定(扭摆法)
5. GB/T 2423.6-1995: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
1. MTS 370.10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:最大动态载荷±250kN,频率范围0.01-100Hz
2. Instron 8802动态试验系统:配备3540型轴向扭转载荷传感器
3. Brüel & Kjær 4809振动台系统:最大推力20kN,频率上限3000Hz
4. Zwick/Roell HB100冲击试验机:冲击能量范围50-1000J
5. Shimadzu AG-X Plus电子万能试验机:载荷精度±0.5%示值
6. Keysight D9020B数据采集系统:16通道同步采样率1MS/s
7. Polytec PSV-500激光测振仪:非接触式振动测量精度±0.02μm
8. HBM MGCplus数据放大器:支持1200Ω应变片桥路配置
9. Kistler 9067三向力传感器:量程±5kN,固有频率≥8kHz
10. NI LabVIEW控制平台:集成模态分析与疲劳损伤算法模块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动负载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