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粒径分布:D10≤15μm,D50=30-80μm,D90≥120μm(激光衍射法)
2. 孔隙率:开孔率≥85%,闭孔率≤5%(压汞法)
3. 振实密度:1.2-2.5g/cm³(GB/T 5163)
4. 比表面积:0.5-5.0m²/g(BET氮吸附法)
5. 吸液速率:去离子水吸收量≥200%(ASTM D5801)
1. 金属基海绵粉末:钛合金多孔材料、镍基发泡材料
2. 陶瓷基多孔体:碳化硅泡沫陶瓷、氧化铝蜂窝结构
3. 高分子吸液材料:聚氨酯海绵粉体、纤维素基多孔颗粒
4. 复合储能材料:石墨烯气凝胶粉末、硅碳复合负极材料
5. 生物医用材料:羟基磷灰石多孔微球、胶原蛋白海绵微粒
1. ASTM B923-21《金属多孔材料渗透性测试标准方法》
2. ISO 9276-2:2014《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-第2部分:模型拟合》
3. GB/T 21650.3-2011《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》
4. ISO 18757:2015《精细陶瓷粉体比表面积测定》
5. GB/T 6288-2021《粒状分子筛动态吸附性能试验方法》
1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0.01-3500μm粒径分布
2. Micromeritics AutoPore V 9600压汞仪:孔径测试范围3nm-360μm
3. Quantachrome NOVA 4200e比表面分析仪:BET比表面积精度±1%
4. ERWEKA TAP-100智能振实密度计:振动频率250次/分钟±15
5.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联用测定热稳定性
6. Agilent 7900 ICP-MS:痕量元素检出限达ppt级
7. Zeiss EVO MA15扫描电镜:分辨率3nm@30kV(SE模式)
8. MTS C43万能试验机:压缩强度测试精度±0.5%FS
9. Sartorius MA35水分分析仪:称量精度0.001g
10. Labthink MFY-06密封性测试仪:真空度0~-90kPa可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海绵状粉末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