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显微组织分析:晶粒尺寸(1-50μm)、板条宽度(0.1-2μm)、碳化物分布(≤5μm)
2. 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(HV 0.5-100kgf)、洛氏硬度(HRC 20-67)
3. 残余奥氏体含量:XRD法测定(体积分数1-15%)
4. 回火稳定性:二次硬化温度(400-600℃)及时间(0.5-4h)
5. 耐腐蚀性:盐雾试验(5% NaCl溶液,35±2℃)
6. 冲击韧性:夏比V型缺口试样(冲击功≥20J)
1. 合金工具钢:Cr12MoV、9CrSi等冷作模具钢
2. 马氏体不锈钢:420、440C等刀具用钢
3. 高速工具钢:W6Mo5Cr4V2、W18Cr4V等切削工具
4. 热作模具钢:H13(4Cr5MoSiV1)压铸模材料
5. 轴承钢:GCr15(52100)淬火态套圈材料
1. ASTM E3-2019 金相试样制备标准规程
2. ISO 6507-1:2023 维氏硬度试验方法
3. GB/T 13298-2020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4. ASTM E975-2020 X射线衍射测定残余奥氏体
5. GB/T 10128-2007 金属室温扭转试验方法
6. ISO 4967:201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
1. 扫描电镜:JEOL JSM-IT800(分辨率3nm,能谱EDS分析)
2. 维氏硬度计:HV-1000Z(载荷范围10gf-100kgf)
3. X射线衍射仪:Bruker D8 ADVANCE(θ/θ测角仪精度0.0001°)
4. 金相显微镜:Olympus GX53(5000倍明暗场观察)
5. 盐雾试验箱:Q-FOG CCT1100(温度波动±1℃)
6. 冲击试验机:ZBC2452-B(最大冲击能量450J)
7. 热处理炉:Nabertherm L40/13(最高温度1300℃)
8. 光谱分析仪:ARL 4460直读光谱仪(波长范围165-670nm)
9. 拉伸试验机:Instron 5985(载荷容量250kN)
10. 三维形貌仪:Bruker ContourGT-K(垂直分辨率0.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合金马氏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