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硅含量测定:Si 20-80%范围精度±0.5%,采用熔融制样-X射线荧光光谱法
2. 铝含量分析:Al 5-30%区间误差≤0.3%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
3. 铁元素占比:Fe平衡量测定精度±0.2%,重铬酸钾滴定法
4. 杂质元素控制:Pb≤0.01%、As≤0.005%、Sn≤0.008%,原子吸收光谱法
5. 物理性能测试:密度6.8-7.2g/cm³、硬度HRB 50-80、熔点1200-1400℃
1. 铸造用硅铝铁合金(牌号FeAl20Si60/FeAl30Si50)
2. 炼钢脱氧剂(块状/粒状产品规格5-50mm)
3. 金属基复合材料(Al-Si-Fe系增强相)
4. 电工材料(硅钢片原料FeSiAl合金)
5. 粉末冶金制品(粒度分布D50=45-150μm)
1. GB/T 4333.1-2019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(硅钼蓝分光光度法)
2. ASTM E34-2021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标准
3. ISO 439-2020 钢铁及合金总硅含量测定(重量法)
4. GB/T 20975.25-2020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
5. ISO 15351-2016 钢铁氮含量测定(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)
1. Thermo Fisher ARL QUANT'X X射线荧光光谱仪(元素定量分析)
2. PerkinElmer Optima 8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(痕量元素检测)
3.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(气体元素测定)
4.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(熔点/相变测试)
5. Shimadzu HMV-G21T显微硬度计(维氏/洛氏硬度测试)
6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(粉末粒度分析)
7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(物相结构鉴定)
8. Mettler Toledo XP204电子天平(称量精度0.0001g)
9. Zwick/Roell Z250材料试验机(抗压强度测试)
10. Agilent 7900 ICP-MS质谱仪(超痕量杂质检测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硅铝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