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绞合节距测量:测量范围0.5-50mm,精度±0.02mm
2. 绞合方向判定:左向(S)或右向(Z)螺旋结构验证
3. 单线直径偏差:允许公差±0.005mm(Φ≤0.5mm)
4. 绞合外径控制:公差带±2%标称直径
5. 绞合紧密度测试:单位长度扭转次数≥15次/m
6. 表面平整度评估:粗糙度Ra≤1.6μm
7. 电阻不平衡率:多芯电缆≤3%
1. 电力电缆: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导体
2. 通信电缆:CAT6A类数字通信对绞线缆
3. 架空导线:JL/G1A-240/30型钢芯铝绞线
4. 控制电缆:KVVP2-22屏蔽型铜导体缆
5. 特种电缆:矿物绝缘BTTZ防火电缆导体
6. 汽车线束:FLRY-B型薄壁低压导线
7. 漆包线:UEW级聚氨酯漆包铜圆线
1. ASTM B830-18:导体螺旋节距光学投影测量法
2. IEC 60228 Ed3.0:导体电阻率与截面积换算方法
3. GB/T 3956-2008:电缆导体紧压系数测定规程
4. ISO 10844:2020:绞合导体表面粗糙度触针式测量
5. GB/T 4909.2-2009:裸电线扭转试验方法
6. ASTM B263-21:导体质量-长度换算标准流程
7. IEC 60889:2021:硬铝导线机械性能测试规范
1. Mitutoyo 293-831电子数显千分尺(分辨率0.001mm)
2. CableTech CT-280全自动绞合节距测试仪(CCD视觉系统)
3. Tinius Olsen ST120双立柱拉力试验机(50kN容量)
4. Keysight 34465A六位半数字万用表(电阻测量)
5. Taylor Hobson Surtronic S-100表面轮廓仪(Ra测量)
6. Shimadzu SMX-800CT工业显微CT(三维结构分析)
7. Zwick Roell Z2.5扭转试验机(±360°双向旋转)
8. OGP SmartScope Flash 500多传感器测量系统
9. Chroma 11021接触电阻测试仪(四端子法)
10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(晶体结构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缆绞合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