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变频损耗:测量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功率差值(典型值≤5dB@10GHz)
2. 端口隔离度:评估本振-射频端口信号泄漏(要求≥20dB@6-18GHz)
3. 电压驻波比(VSWR):测试端口阻抗匹配特性(标准值≤1.5:1)
4. 相位噪声:分析本振信号频谱纯度(典型值≤-110dBc/Hz@10kHz偏移)
5. 温度稳定性:验证-40℃~+85℃工作范围内的参数漂移(允许偏差±0.5dB)
1. 石英晶体基混频器: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毫米波频段器件
2. 铌酸锂晶体混频器:适用于高线性度要求的雷达系统组件
3. 砷化镓肖特基二极管混频器:覆盖C波段至Ka波段的微波器件
4. 薄膜电路集成混频器:包含LTCC工艺的微型化模块组件
5. 超导晶体混频器:用于射电天文领域的极低噪声器件
ASTM F1803-18:微波器件插入损耗与回波损耗测试规范
IEC 62037-6:2018:无源射频互调失真测量方法
GB/T 11313.41-2021:射频连接器第41部分:混频器测试程序
GJB 360B-2009: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(温度循环/振动试验)
MIL-STD-883H:微电子器件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
1. Keysight N5245A PNA-X网络分析仪(10MHz-50GHz):S参数与驻波比测量
2. R&S FSW67频谱分析仪(最高67GHz):相位噪声与杂散测试
3. Anritsu MG3697C信号发生器(70GHz):本振信号激励源
4. Chroma 11612高低温试验箱(-70℃~+180℃):温度特性测试
5. Agilent 11970系列谐波混频器(110GHz):扩展频率覆盖范围
6. OML WR15校准套件(50-75GHz):毫米波系统误差校准
7. Tektronix RSA5126B实时频谱仪(26.5GHz):瞬态响应分析
8. Fluke 6100A射频功率计(18GHz):绝对功率校准基准
9. ESPEC EHS-211M振动试验台(10-2000Hz):机械可靠性验证
10. NSI-MI 7000系列近场扫描系统:电磁兼容性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晶体混频器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