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心波长偏差:测量实际透射峰与标称值的偏移量(±0.5 nm以内)
2. 半高宽(FWHM):验证通带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(典型范围1-20 nm)
3. 峰值透过率:测定最大透射率值(通常要求≥90%)
4. 截止深度:评估阻带区域的光密度(OD值≥4.0)
5. 温度稳定性:测试-40℃至+85℃环境下的波长漂移(允许偏差±0.2 nm/℃)
6. 入射角敏感性:验证0°-30°入射角范围内的性能变化
7. 表面面形精度:检测λ/4@632.8 nm的波前畸变
1. 带通干涉滤光片(380-1600 nm波段)
2. 长波通/短波通截止型滤光器
3. 二向色分光滤光片
4. 中性密度滤光片(ND 0.3-4.0)
5. 激光线滤光片(532/632/1064 nm等)
6. 紫外增强型金属介质膜滤光器
7. 窄带可调谐滤光组件
ASTM E903-20《材料光谱透射率标准测试方法》
ISO 9211-4:2012《光学镀膜环境耐久性测试》
GB/T 26331-2010《光学薄膜元件通用技术条件》
GB/T 14148-2012《光学零件表面疵病检验方法》
ISO 14997:2018《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》
MIL-F-48616《军用干涉滤光片规范》
DIN 58197-3《光学薄膜机械耐久性测试》
1. PerkinElmer Lambda 1050+双光束分光光度计(190-3300 nm光谱分析)
2. Zygo Verifire MST激光干涉仪(λ/100面形精度测量)
3. Ocean Insight QE Pro光纤光谱仪(快速光谱响应测试)
4. Bruker Contour Elite光学轮廓仪(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分析)
5. ESPEC TSE-12-A高低温试验箱(温循性能测试)
6. Olympus MX63金相显微镜(200×表面缺陷观测)
7. Newport 1835-C光功率计系统(透过率绝对校准)
8. Agilent 8720ES矢量网络分析仪(微波波段特性测试)
9. OptoSigma GOH-45D精密测角仪(入射角特性分析)
10. Thorlabs PAX1000偏振分析仪(偏振相关损耗测量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干涉滤光器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