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尺寸精度:孔径公差0.01mm,总长偏差≤0.02mm/100mm
2.表面硬度:HRC58-62(高速钢材质),HV1200-1500(硬质合金)
3.表面粗糙度:Ra≤0.4μm(工作段),Rz≤3.2μm(非工作面)
4.直线度误差:≤0.03mm/300mm(芯棒全长)
5.材料成分分析:钨含量18-20%(高速钢),钴含量6-10%(硬质合金)
6.金相组织检验:碳化物分布均匀度≤2级(GB/T14979标准)
1.模具制造用高速钢芯棒(SKH51/ASP23系列)
2.汽车板件冲压硬质合金芯棒(YG15/YG20材质)
3.电子行业精密钨钢芯棒(直径Φ0.5-10mm)
4.航空航天钛合金专用涂层芯棒(TiCN/AlCrN涂层)
5.管材加工不锈钢复合芯棒(304/420材质组合结构)
6.高温合金加工用陶瓷强化芯棒(Si3N4基复合材料)
1.尺寸测量:GB/T1800.2-2020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》配合三坐标测量法
2.硬度测试:ASTM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3.粗糙度评定:ISO4288-1996《几何产品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》
4.成分分析:GB/T223.11-2008《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》结合光谱仪
5.金相检验:ASTME3-11《金相试样制备标准指南》配合数码显微镜系统
6.涂层结合力:ISO26443:2008《硬质涂层划痕试验法》
1.MitutoyoCMMCrysta-ApexS12016: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0.8+L/350μm)
2.WilsonRockwell5748:全自动洛氏硬度计(分辨率0.1HR)
3.TaylorHobsonFormTalysurfi-Series:表面轮廓仪(Ra测量范围0.01-50μm)
4.OLYMPUSDSX1000:数码金相显微镜(最大放大倍数6000X)
5.SpectroMAXxLMX06:直读光谱仪(可测元素C-S-B含量)
6\\.Zwick/RoellZHU2.5: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范围20N-2500N)
7\.Elcometer5061:涂层测厚仪(分辨率0.1μm)
8\.KEYENCEVHX-7000:三维超景深显微镜(景深20mm@100X)
9\.CSMRevetestXpress:自动划痕测试仪(载荷精度0.1N)
10\.NetzschDIL402ExpedisClassic:热膨胀系数测定仪(温度范围-160℃~1550℃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冲孔芯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