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相容性指数:通过光学透射法测定混合液透光率≥95%为合格
2.分层时间:记录混合油样在40℃恒温下保持均一状态的最短时间≥48h
3.沉淀物含量:离心分离后称重法测定沉淀物质量占比≤0.1%
4.粘度变化率:混合前后40℃运动粘度偏差控制在10%以内
5.酸值变化率:混合后总酸值增幅不超过未混合油品的15%
1.矿物油基润滑油(APII/II/III类基础油)
2.合成酯类润滑油(聚α烯烃/烷基萘/聚醚)
3.生物基可降解润滑油(植物油/合成酯混合物)
4.齿轮油(GL-4/GL-5规格)与液压油(HL/HM/HV等级)
5.含添加剂的功能性润滑油(抗磨剂/抗氧化剂/降凝剂复合体系)
1.ASTMD7155-15: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润滑剂相容性等级
2.ISO11009:2020:规定混合油样离心沉淀物定量分析方法
3.GB/T12581-2021: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(旋转氧弹法)
4.ASTMD445-21a:透明及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测试标准
5.GB/T7304-2014:石油产品酸值测定(电位滴定法)
1.BrookfieldDV2T粘度计:测量范围1-610^6mPas,温控精度0.1℃
2.ThermoScientificMultiskanSkyHigh分光光度计:波长范围340-850nm
3.HettichROTINA380R离心机:最大转速15000rpm,容量6100ml
4.Metrohm905Titrando电位滴定仪:分辨率0.001mL,支持非水溶液分析
5.AntonPaarDMA4500M密度计:测量精度0.0001g/cm
6.BinderFD115恒温箱:温度范围-20℃~150℃,均匀度0.5℃
7.KoehlerK16200氧化安定性测试仪:符合ASTMD2272标准要求
8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沉淀物粒径分析0.01-3500μm
9.MettlerToledoXS205电子天平:称量精度0.01mg
10.ISLCPP-5000冷启动模拟器:评估低温混合性能(-40℃~25℃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润滑油混溶试验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