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化学成分分析:钛含量(≥99.6%)、氧(≤0.15%)、氮(≤0.03%)、铁(≤0.15%)、碳(≤0.03%)
2.孔隙率测定:开孔率(60-85%)、闭孔率(≤5%)、平均孔径(100-500μm)
3.密度测试:表观密度(1.2-2.5g/cm)、真密度(4.51g/cm)
4.压缩强度测试:屈服强度(20-150MPa)、弹性模量(1-5GPa)
5.显微结构分析:孔隙分布均匀性、晶粒尺寸(50-200μm)、连通孔隙占比
1.海绵状钛原料:电解法/镁还原法制备的初级多孔钛
2.钛合金多孔材料:Ti-6Al-4V、Ti-Ni系形状记忆合金
3.粉末冶金制品:烧结钛过滤器、多孔电极基材
4.3D打印多孔结构:SLM成型钛支架、EBM制备骨植入体
5.医用多孔钛材:骨科植入物表面涂层、齿科修复基体
1.ASTME1409-13惰性气体熔融法测定氧氮含量
2.ISO2738:1999烧结金属材料开孔率测定
3.GB/T5163-2006金属粉末有效密度测试规范
4.ASTME9-19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标准
5.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6.ISO13314:2011多孔金属压缩性能试验规程
1.ThermoScientificARL4460金属分析仪:O/N/H元素精确测定(精度0.1ppm)
2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压汞仪:孔径分布测量(3nm-900μm范围)
3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150kN压缩测试
4.QuantachromeUltrapyc5000真密度仪:氦气置换法密度测量
5.ZeissEVOMA25扫描电镜:500000倍显微结构分析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粉末原料粒度分布检测
7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氧化行为与热稳定性测试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组成与晶体结构分析
9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:三维孔隙形貌重建
10.Agilent7900ICP-MS:痕量杂质元素定量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海绵状钛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