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尺寸精度:轮廓公差0.005mm(三维扫描比对)
2.表面粗糙度:Ra≤0.4μm(接触式探针测量)
3.硬度分布:HRC58-62(洛氏硬度计五点法)
4.金相组织:碳化物偏析等级≤2级(500倍显微镜)
5.形位公差:平面度≤0.01mm/100mm(激光干涉仪)
1.金属冲压模具(冷轧钢板/铜合金)
2.塑料注塑模具(POM/PC/ABS模腔)
3.压铸模具(铝合金/镁合金型腔)
4.复合材料成型模具(CFRP/GFRP模面)
5.精密锻造模具(钛合金/高温合金锻模)
1.ASTME384-22材料显微硬度测试
2.ISO12181-2:2021几何圆度测量规范
3.GB/T1800.2-2020极限与配合公差体系
4.ISO4287:2023表面粗糙度参数定义
5.GB/T9441-202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
1.MitutoyoCRYSTA-ApexS574三坐标测量机(1μm精度)
2.ZeissConturaG2全自动影像测量系统(光学放大200X)
3.TaylorHobsonFormTalysurfPGINOVUS轮廓仪(0.8nm分辨率)
4.Instron5982万能材料试验机(300kN载荷精度)
5.Olympus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(1500X放大倍率)
6.QnessQ60A+显微硬度计(HV0.01-HV50标尺)
7.KeyenceLJ-X8000激光扫描仪(线扫描速率240kHz)
8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(晶格常数分析)
9.MitutoyoSurftestSJ-410粗糙度仪(16参数同步测量)
10.FlukeTi450SF6红外热像仪(温差灵敏度0.03℃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精整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