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Cu(58%-63%)、Zn(36%-40%)、Pb(≤0.5%)等主量元素及杂质元素含量
2. 力学性能测试:抗拉强度(≥200MPa)、延伸率(≥15%)、维氏硬度(80-120HV)
3. 熔点范围测定:液相线温度(885-900℃)、固相线温度(850-870℃)
4. 耐腐蚀性测试:盐雾试验(72h/5%NaCl)、电化学腐蚀速率(≤0.02mm/a)
5. 微观组织分析:β相占比(30-50%)、晶粒度等级(6-8级)、夹杂物尺寸(≤20μm)
1. H62/H65系列黄铜焊丝(Φ0.8-6.0mm)
2. B-Cu58ZnMn黄铜焊条(直径3.2-6.0mm)
3. 预成型焊片(厚度0.1-2.0mm)
4. 复合焊料(铜基镀层焊料/银铜复合焊料)
5.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(铜-钢/铜-铝过渡接头)
1. ASTM E8/E8M-202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方法
2. ISO 9454-1:2019 软钎料合金化学成分测定规程
3. GB/T 8014-2008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
4. ASTM B117-19 盐雾试验标准操作规程
5. GB/T 10125-2021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
6. ISO 6892-1:2019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
7. GB/T 14265-2017 金属材料氢脆敏感性试验方法
1. ARL 4460直读光谱仪:元素成分快速定量分析(精度±0.01%)
2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300kN力学性能测试
3.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熔点测定精度±0.5℃
4. Zeiss Axio Imager M2m金相显微镜:5000倍微观组织观测
5. Q-FOG CCT1100循环腐蚀箱:满足ASTM B117盐雾试验要求
6|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结构分析
7|Mitutoyo HM-20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-1000gf
8|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:痕量元素检测
9|OLYMPUS DSX1000数码显微镜:三维表面形貌分析
10|Gamry Reference 600+电化学工作站:极化曲线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黄铜焊料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