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表面缺陷检测:包括颗粒污染(≥0.1μm)、划痕(长度≥5μm)、凹坑(深度≥50nm)等物理缺陷的定位与量化分析
2. 膜厚测量:氧化层(10-200nm)、金属层(50-1000nm)、光刻胶(300-3000nm)的厚度均匀性(±1.5%误差)
3. 电性能测试:方块电阻(0.1-100Ω/□)、击穿电压(10-1000V)、漏电流(≤1nA/cm²)等参数验证
4. 几何尺寸测量:线宽CD(10-100nm)、对准精度(±3nm)、平坦度(TTV≤1μm)
5. 化学成分分析:掺杂浓度(1E15-1E20 atoms/cm³)、金属污染(≤1E10 atoms/cm²)的定量检测
1. 硅基晶圆:4英寸至12英寸单晶硅片(电阻率0.001-100Ω·cm)
2. 化合物半导体晶圆:GaAs、GaN、SiC等III-V/IV-IV族材料
3. SOI晶圆:埋氧层厚度(50-2000nm)与顶层硅均匀性
4. 光刻胶涂覆晶圆:ARF/KrF/I-line光刻胶的膜厚与均匀性
5. 金属化晶圆:Al/Cu/TiN/TaN等金属薄膜的台阶覆盖率(≥95%)
1. ASTM F1526:表面颗粒计数与缺陷分类标准
2. ISO 14645:薄膜厚度椭偏仪测量规范
3. SEMI MF723:四探针法电阻率测试规程
4. GB/T 16597:半导体材料痕量元素分析方法
5. GB/T 39143:集成电路制造用硅片几何参数测试
6. ISO 21222:扫描电子显微镜缺陷表征方法
7. JESD22-A114:静电放电敏感度测试标准
1. KLA-Tencor Surfscan SP3:激光散射式表面缺陷检测系统(灵敏度0.08μm)
2. NanoSpec 6100:光谱反射膜厚测量仪(精度±0.1nm)
3. Hitachi CG4100:临界尺寸扫描电镜(分辨率0.8nm)
4. 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-MS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检出限0.1ppt)
5. Keysight B1500A:半导体参数分析仪(电流分辨率10fA)
6. Bruker DektakXT:台阶轮廓仪(垂直分辨率0.1Å)
7. Leica DM8000M:金相显微镜(500倍光学放大)
8. Four Dimensions 4D FS300:四探针测试仪(电阻率范围10^-3-10^4Ω·cm)
9> Rudolph FE-III:椭偏仪(膜厚测量速度200点/分钟)
10> Hamamatsu Photonics C13340:深紫外缺陷检测相机(波长193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半导体晶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