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林冠密度测量:采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计算冠层闭合度(0-100%),垂直分层精度达0.5m
2. 叶面积指数(LAI):通过半球摄影法测定(范围0.1-10 m²/m²),误差≤±0.3
3. NDVI植被指数:光谱反射率测量波段630-690nm与760-900nm
4. 生物量估算:基于DBH(胸径≥5cm)与树高(H≥1.3m)的异速生长模型
5. 土壤湿度监测:介电常数法测量深度0-30cm土层含水量(精度±2%)
1. 天然次生林:阔叶混交林/针叶林的演替阶段判定
2. 人工经济林:橡胶/油茶/桉树等单优群落结构分析
3. 防护林体系:防风固沙林带连续性评估
4. 城市绿地系统:乔木层郁闭度与碳汇能力测算
5. 灾后恢复林地:火烧/虫害迹地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
1. ASTM D5868-20:标准林分测量规程(样地设置与数据采集)
2. ISO 19144-2:2020:地理信息-土地覆盖分类系统(LCML)
3. GB/T 26424-2010: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
4. GB/T 38590-2020: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
5. LY/T 2996-2018:无人机林业遥感技术规程
1. RIEGL VZ-4000激光雷达系统:最大测距1400m,点云密度≥50pts/m²
2. Parrot Sequoia+多光谱相机:RGB+4波段(530-810nm),空间分辨率10cm
3. WorldView-3卫星数据:8波段多光谱(0.31m分辨率)+短波红外
4. LI-COR LI-3000C便携式叶面积仪:测量范围1-1000cm²,精度±1%
5. Trimble R12 GNSS接收机:RTK定位精度水平8mm+1ppm
6. FieldSpec 4 Hi-Res地物光谱仪:350-2500nm全谱段采集
7. FARO Focus3D X 330地面激光扫描仪:最大扫描速率976,000点/秒
8. Decagon GS3土壤三参数传感器:同步测量介电常数/温度/电导率
9. DJI Matrice 300 RTK无人机平台:最大载重2.7kg,IP45防护等级
10. ENVI 5.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:支持多源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分类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森林覆盖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