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孔径分布:测定0.5-500μm范围内的孔径尺寸及分布曲线(BJH法)
2. 孔隙率:测量总孔隙率(60-95%)及开/闭孔比例
3. 机械强度:测试径向抗压强度(≥5MPa)和弹性模量(0.1-5GPa)
4. 比表面积:采用BET法测定(10-800m²/g)
5. 热稳定性:TGA分析失重温度(200-400℃)及分解速率
6. 化学耐受性:耐酸/碱腐蚀测试(pH1-14环境浸泡72h)
1. 聚合物基吸附材料(如聚苯乙烯/二乙烯苯共聚物)
2. 色谱分离介质(C18修饰硅胶复合小球)
3. 催化剂载体(金属负载型多孔微球)
4. 药物缓释载体(PLGA生物降解微球)
5. 水处理过滤介质(活性炭复合多孔球)
6. 能源材料(锂离子电池隔膜用陶瓷微球)
1. ASTM D4404-18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
2. ISO 15901-2:2022气体吸附法比表面分析
3. GB/T 19619-2023静态容量法孔隙率测定
4. ISO 604:2002塑料压缩性能测试标准
5. GB/T 19466.6-2022热重分析法(TGA)
6. ASTM D543-21化学试剂耐受性测试
7. ISO 787-5:2020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
1. Micromeritics ASAP 2460比表面及孔隙分析仪(0.35-500nm孔径分析)
2. TA Instruments Q500热重分析仪(0.1μg分辨率)
3. Instron 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(50kN载荷精度)
4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量程)
5.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2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(化学结构分析)
6. Hitachi SU8010场发射扫描电镜(1nm分辨率形貌表征)
7. Quantachrome Poremaster 60压汞仪(3.6nm-950μm孔径测试)
8.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系统(分离性能验证)
9. Netzsch DMA 242E动态热机械分析仪(温度范围-170~600℃)
10. Metrohm 905 Titrando自动电位滴定仪(表面官能团定量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高分子多孔小球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