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孔径分布:测量0.1μm-5mm范围内的气孔直径分布曲线
2. 孔隙率:计算0.01%-30%体积占比的气孔含量
3. 渗透率:测定10-18-10-12 m²范围的达西渗透系数
4. 表面开口率:评估0-100%表面开口气孔比例
5. 三维连通性:分析气孔网络的空间拓扑结构特征
1. 金属铸件:铝合金/镁合金发动机缸体、涡轮叶片
2. 高分子材料:注塑成型电子元件封装壳体
3. 陶瓷制品:烧结氮化硅轴承球体
4. 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结构件
5. 精密模具:粉末冶金成型硬质合金刀具
1. ASTM E1245-03(2016):金相分析法测定孔隙特征
2. ISO 15901-2:2022:压汞法测量孔径分布
3. GB/T 3365-2008: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规范
4. ASTM F316-03(2019):泡点法测定最大孔径
5. GB/T 34367-2017:工业CT缺陷评定标准
1. ZEISS Axio Imager M2m:自动金相分析系统(50-1000倍)
2. Micromeritics AutoPore V 9600:压汞仪(3nm-360μm)
3. Nikon XT H 225:微焦点CT系统(1μm分辨率)
4. Shimadzu AG-X Plus 100kN:万能材料试验机(渗透率测试模块)
5. Keyence VHX-7000:三维超景深显微镜(4K数字成像)
6. Bruker SkyScan 1272:纳米CT系统(500nm分辨率)
7. Thermo Fisher HeliScan MicroCT:亚微米级断层扫描仪
8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:激光粒度分析仪(0.01-3500μm)
9. Olympus GX53:倒置式工业显微镜(微分干涉功能)
10. Instron CEAST 9340:冲击试验机(含高速摄像系统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出气孔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