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基区掺杂浓度:采用二次离子质谱(SIMS)测量磷/硼原子浓度(1e18-1e20 cm⁻³)
2. 击穿电压(BVCEO):直流测试范围50-1500V(±1%精度)
3. 漏电流(ICEO):纳安级测量(10nA-1μA)
4. 过渡层厚度:X射线衍射(XRD)分析(50-500nm分辨率)
5. 热阻系数(Rth):功率循环测试(ΔT=50-150℃)
1. 硅基双极结型晶体管(BJT)
2. 砷化镓(GaAs)异质结器件
3. 碳化硅(SiC)高压功率模块
4. 锗硅(SiGe)高频器件
5. 绝缘体上硅(SOI)集成芯片
ASTM F3980-22《半导体掺杂浓度测试规程》
ISO 16700:2020《扫描电镜定量分析方法》
GB/T 17573-2021《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测试方法》
JEDEC JESD22-A108E《温度循环可靠性试验》
IEC 60749-25:2021《功率器件热特性测试》
1. Keysight B1500A半导体分析仪:IV/CV特性曲线测量
2. Thermo Scientific Apreo SEM:纳米级结构表征(0.7nm分辨率)
3. Bruker D8 Discover XRD:晶体结构分析(±0.0001°精度)
4. Tektronix DMM6500数字万用表:微电流测量(6½位分辨率)
5. Cascade Summit 12000探针台:晶圆级参数测试(12英寸兼容)
6. 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:高频特性测试(40Hz-110MHz)
7. FEI Helios G4 PFIB:横截面样品制备(30kV聚焦离子束)
8. Keithley 2450源表:脉冲模式功率测试(200W峰值)
9. FLIR X8500红外热像仪:热分布成像(3mK热灵敏度)
10. ESREF T3Ster瞬态热阻测试系统:结温动态响应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可渗基区晶体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