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焊缝宽度偏差:允许公差±0.5mm(板厚≤10mm)
2. 熔深测量:最小有效熔深≥母材厚度的70%
3. 气孔率控制:单个气孔直径≤0.8mm(按ISO 5817 B级)
4. 显微硬度测试:热影响区HV0.3≤母材硬度±50
5. 残余应力分析:表面应力值≤材料屈服强度的30%
1. 不锈钢压力容器焊接接头(厚度3-50mm)
2.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电子束焊缝
3. 铝合金汽车底盘激光焊接组件
4. 铜镍合金海洋管道TIG对接焊缝
5. 异种金属过渡层爆炸焊接界面
1. 超声波探伤:ASTM E164标准(频率2-10MHz)
2. X射线成像:GB/T 3323-2005(灵敏度≤1.6%)
3. 金相切片分析:ISO 17639:2022(500×显微观察)
4. 渗透探伤法:ASME V Article 6(荧光渗透剂)
5. 拉伸强度测试:GB/T 2651-2008(应变速率0.005mm/s)
1. Olympus Omniscan MX3:64通道相控阵超声探伤仪(0.5-15MHz)
2. YXLON FF85 CT:450kV微焦点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(分辨率3μm)
3. ZEISS Axio Imager M2m:全自动金相显微镜(50-1000×连续变倍)
4. Instron 5985:3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(0.001-1000mm/min调速)
5. Elcometer 456:数字式涂层测厚仪(量程0-2000μm)
6. KEYENCE VHX-7000:4K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(20-6000×放大)
7. Thermo Fisher ARL EQUINOX 3000:便携式XRD应力分析仪(精度±20MPa)
8. Hitachi SU5000: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@15kV)
9. Mahr Federal MarSurf CM Explorer:表面粗糙度仪(Ra测量范围0.005-40μm)
10. DeFelsko PosiTector UTG:超声波测厚仪(最小分辨率0.001m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冷焊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