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形误差检测:测量渐开线偏差(±0.005mm)、压力角误差(±15')、基圆跳动(≤0.03mm)
表面硬度测试:表层HRC 50-60,芯部HRC 30-35梯度控制,硬化层深度0.8-1.2mm
材料成分分析:碳含量0.35-0.45%,铬含量1.8-2.2%,镍残留量≤0.03%
接触斑点检测:啮合区域覆盖率≥85%,斑点分布均匀度误差≤10%
微观组织检验:马氏体含量≥90%,残余奥氏体≤5%,碳化物尺寸≤3μm
合金结构钢齿轮:42CrMo、20CrMnTi等淬透性材料制造的直齿/斜齿轮
球墨铸铁齿轮:QT600-3材质,适用于低速重载工况的伞齿轮
粉末冶金齿轮:密度≥7.2g/cm³的Fe-Cu-C系烧结齿轮组件
表面改性齿轮:经渗碳淬火、氮化处理的齿轮副
双金属复合齿轮:基体为ZG310-570,齿面堆焊CoCrW合金层
三维形貌分析:依据ISO 1328采用齿轮测量中心进行全齿面扫描,采样点密度≥200点/cm²
微观硬度测试:按ASTM E384标准执行维氏硬度梯度测量,载荷500gf,保载时间15s
残余应力检测:参照SAE J784使用X射线衍射法,测量深度0.05mm,角度步进0.1°
金相组织评级:根据ISO 6336-5进行马氏体晶粒度测定,腐蚀剂采用4%硝酸酒精溶液
超声波探伤:执行DIN 54127标准,探头频率5MHz,检测盲区≤3mm
三坐标测量机:ZEISS ACCURA II,空间测量精度(1.9+L/300)μm,配备RDS-CAA五轴联动测头
直读光谱仪:SPECTROMAXx,可检测C、Si、Mn等12种元素,分析精度±0.0015%
显微硬度计:Wilson VH3300,具备50gf-50kgf载荷范围,自动压痕测量系统
齿轮综合检测仪:Klingelnberg P65,径向综合误差测量精度0.5μm,最大模数25mm
X射线应力仪:Pulstec μ-X360,衍射角测量范围140-165°,ψ角摆动±45°
CNAS认可实验室:注册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,通过ISO/IEC 17025体系认证,检测报告国际互认
标准物质溯源:硬度块经NIST认证,尺寸标准件溯源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
专业检测团队:12名持证工程师(其中5人具备ASNT III级资质),平均从业年限≥8年
环境控制体系
恒温恒湿实验室:温度控制(20±0.5)℃,湿度≤45%RH,符合ISO 1级标准要求
振动隔离系统:配备主动减震平台,地面振动速度≤3μm/s(频率范围1-100Hz)
数据追溯系统:检测原始记录完整保存15年,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符合GUM规范
以上是与破碎机齿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