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层间温度监测:采用红外热像仪记录焊接过程中每层温度曲线,控制区间150-250℃
2. 焊缝宽度偏差测量:使用光学显微镜(精度±0.01mm)检验单层焊缝宽度公差≤0.15mm
3. 熔深一致性分析:金相切片法测定各层熔深差异率≤8%
4. 残余应力分布:X射线衍射法(XRD)测试表面应力值≤材料屈服强度30%
5. 孔隙率评估:工业CT扫描(分辨率5μm)统计孔隙体积占比<0.3%
1. 碳钢多层压力容器焊接结构
2. 不锈钢核级管道堆焊覆层
3. 钛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焊
4. 铝合金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多层焊
5. 镍基合金LNG储罐内壁堆焊层
ASTM E165-2023《液体渗透检验标准实践》
ISO 17635:2016《焊缝无损检测通用规则》
GB/T 3323.1-2019《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》
GB/T 11345-2013《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》
ASME BPVC Section V Article 4 磁粉检测规程
1. YXLON FF20 CT:高精度工业CT系统(分辨率3μm)
2. Olympus EPOCH 650:数字超声波探伤仪(频率0.5-15MHz)
3. KEYENCE VHX-7000:三维超景深显微镜(5000倍放大)
4. Thermo Scientific ARL EQUINOX 1000:X射线衍射仪(应力分析)
5. FLIR T1020:红外热像仪(测温范围-40℃~2000℃)
6. Zwick Roell ZHU250: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250kN)
7. Instron 8862:动态疲劳试验系统(频率100Hz)
8. Zeiss Axio Imager.M2m:金相分析显微镜(自动晶粒度测量)
9. Elcometer 456:涂层测厚仪(量程0-2000μm)
10. Hitachi SU5000:场发射扫描电镜(EDS能谱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分层堆叠焊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