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酶活性测定:反应速率(U/mg)、米氏常数(Km)、最大反应速度(Vmax)
2. 抑制剂筛选:半数抑制浓度(IC50)、抑制类型判定(竞争性/非竞争性)
3. 热稳定性分析:热失活温度(T50)、半衰期(t1/2)
4. 辅因子依赖性:NADPH/NADH结合常数(Kd)、辅因子特异性验证
5. 底物特异性测试:对6-羟甲基-7,8-二氢蝶呤的催化效率(kcat/Km)
1. 生物样本:人/动物血清、组织匀浆液、细胞裂解液
2. 药物制剂:抗肿瘤药物前体、叶酸拮抗剂原料药
3. 食品添加剂:强化叶酸类营养补充剂
4. 工业酶制剂:重组DHNPR冻干粉体
5. 环境样本:水体/土壤微生物群落提取物
1. ISO 15193:2020《体外诊断医疗器械-酶活性测量参考程序》
2. ASTM E2520-15《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标准指南》
3. GB/T 37866-2019《生物样品中酶活性测定通用方法》
4. GB/T 35809-2018《食品营养强化剂中叶酸衍生物测定》
5. USP〈1032〉《生物技术衍生药品特性分析》
1.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:用于底物/产物定量分析
2. Thermo Scientific Varioskan LUX多功能酶标仪:支持340nm波长NADPH消耗监测
3. 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P:酶分子热稳定性动态光散射分析
4. Waters Xevo TQ-S微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:抑制剂代谢产物鉴定
5. Beckman Coulter ProteomeLab PF 2D系统:酶纯度二维电泳验证
6. PerkinElmer Lambda 365 UV/Vis分光光度计:连续速率法测定酶活性
7. Eppendorf Mastercycler X50梯度PCR仪:重组酶基因表达量检测
8. Mettler Toledo TGA/DSC 3+同步热分析仪:冻干酶制剂热稳定性测试
9. Anton Paar Lovis 2000 ME微量密度计:反应体系粘度校正
10. Shimadzu GCMS-QP2020 NX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:有机溶剂残留检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二氢新蝶呤还原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