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酶活性测定:反应体系pH 8.0-9.5(Tris-HCl缓冲液),底物浓度0.5-5.0 mM L-赖氨酸,辅酶NAD+浓度1.0-2.5 mM
2. 底物特异性分析:包括L-赖氨酸、D-赖氨酸及结构类似物(如鸟氨酸、精氨酸)的Km值测定
3. 热稳定性测试:30-70℃温度梯度下的半衰期(t1/2)测定
4. 抑制剂敏感性:EDTA(0.1-10 mM)、PMSF(0.01-1 mM)对酶活性的抑制率
5. 金属离子效应:Mg²+(0.5-5 mM)、Ca²+(0.1-2 mM)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系数
1. 食品加工原料:发酵豆制品(纳豆、味噌)、乳制品(奶酪、酸奶)
2. 动物饲料添加剂:复合酶制剂预混料、微生物发酵饲料
3. 生物医药制品:重组赖氨酸脱氢酶冻干粉剂、诊断试剂盒
4. 工业酶制剂:固定化酶载体(海藻酸钠微球、壳聚糖膜)
5. 环境样本: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
ISO 13690:2017《食品与饲料中酶活性测定通用规范》
GB/T 5009.124-2016《食品中赖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法》
ASTM E2694-21《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Enzyme Activity by Spectrophotometry》
GB/T 34799-2017《酶制剂活力测定通用方法》
AOAC Official Method 2013.07《Determination of Lysine Dehydrogenase in Feed Additives》
1. UV-1900i双光束分光光度计(岛津):340 nm处NADH吸光度连续监测
2. Multiskan SkyHigh酶标仪(Thermo Fisher):高通量微孔板法活性筛选
3. AKTA pure 25蛋白纯化系统(Cytiva):酶样品分离纯化与活性组分收集
4. DSC 250差示扫描量热仪(TA Instruments):热稳定性分析
5. LC-20AD高效液相色谱系统(岛津):底物/产物定量分析
6. Biologic LP循环伏安仪(Bio-Logic):辅酶氧化还原特性研究
7.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(Malvern):固定化酶载体粒径分布测定
8.STR-I微型生物反应器(东洋技研):发酵过程在线监测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赖氨酸脱氢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