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表面粗糙度:Ra 0.4-12.5μm,Rz 3.2-100μm(触针式测量)
2. 铲削深度:±0.05mm(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)
3. 边缘垂直度:≤0.1mm/100mm(光学投影仪测量)
4. 残留氧化皮厚度:≤50μm(金相显微镜测量)
5. 微观裂纹检出:长度≥0.1mm(磁粉探伤法)
1. 金属铸件:铸铁/铸钢件浇冒口切除面
2. 焊接结构件:船体/压力容器焊缝余高处理面
3. 锻压毛坯:曲轴/连杆飞边去除面
4. 复合材料:碳纤维层压板修边区
5. 特种合金:钛合金铸件表面α污染层
ASTM E430-19:表面粗糙度对比样块校准规范
ISO 4287:1997:几何产品规范(GPS)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
GB/T 11365-2019: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检验规范
ASTM E1444-2022:磁粉检测标准操作规程
GB/T 29711-2013:焊缝无损检测射线照相验收等级
1. Taylor Hobson Form Talysurf i-Series:三维表面形貌测量(分辨率0.8nm)
2. Keyence LJ-V7080:激光位移传感器(采样频率392kHz)
3. Olympus DSX1000:数字显微镜(20-7000倍连续变焦)
4. ZEISS O-INSPECT 322:多传感器测量机(复合式影像/接触探测)
5. Elcometer 456:涂层测厚仪(磁感应/涡流双模式)
6. Hitachi EA1404:X射线荧光光谱仪(元素分析范围Na-U)
7. Mitutoyo SJ-410:表面粗糙度仪(16μm量程)
8. YXLON FF35 CT:工业CT扫描系统(微焦点射线源)
9. GE USM Go+:数字超声波探伤仪(0.5-15MHz带宽)
10. Qness Q10A+:显微硬度计(HV0.01-HV10标尺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手工铲削清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