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粉末粒度分布: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D10/D50/D90值(范围0.1-500μm),符合ISO 13320标准;
2. 烧结密度:通过阿基米德法测量相对密度(≥95%)及开孔孔隙率(≤2%);
3. 洛氏硬度:HRC 20-70范围测试(ASTM E18),维氏硬度HV 100-1500(ISO 6507);
4. 抗拉强度:室温下≥300MPa(GB/T 228.1),高温测试至1200℃;
5. 金相组织:晶粒度评级(ASTM E112)、孔隙形态(长径比≤3:1)。
1. 铁基合金:齿轮、轴承等结构件;
2. 铜基合金:电触头、散热元件;
3. 硬质合金:切削刀具、模具镶块;
4. 不锈钢粉末制品:过滤元件、耐蚀零件;
5. 钛合金植入体:医疗人工关节、骨板。
1. 密度检测:ASTM B962(金属粉末密度)、GB/T 5163(渗透法);
2. 硬度测试:ASTM E10(布氏)、GB/T 230.1(洛氏);
3. 化学成分:ISO 4491-2(氧含量)、GB/T 223.5(铁基碳含量);
4. 微观分析:ISO 4499-2(硬质合金金相)、GB/T 13298(通用金相检验);
5. 力学性能:ISO 2740(烧结金属拉伸)、GB/T 10424(径向压溃强度)。
1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测量范围;
2. Mitutoyo HM-200显微硬度计:载荷10gf-2kgf;
3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150kN;
4. Olympus GX53金相显微镜:5000倍明暗场成像;
5. ZEISS EVO 18扫描电镜:分辨率3nm@30kV;
6.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:精度±0.1ppm;
7. 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真密度仪:氦气置换法;
8. Netzsch DIL402C热膨胀仪:温度范围-150℃-1600℃;
9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θ/θ测角仪;
10. Keyence VHX-7000三维表面轮廓仪:4K超景深成像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粉末冶金工艺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