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孔隙率检测:测量三维连通孔隙体积占比(60%-80%),采用压汞法测定开孔率≥95%
2. 抗压强度测试:轴向加载速率1mm/min下测定屈服强度(≥50MPa)和极限强度(≥80MPa)
3. 孔径分布分析:通过显微CT扫描统计平均孔径(300-600μm)及孔径变异系数(CV≤15%)
4. 表面粗糙度测量:白光干涉仪测定Ra值(20-50μm)与Rz值(100-200μm)
5. 疲劳寿命测试:10^6次循环载荷(20-200N)下的结构完整性评估
1. 钛合金(Ti6Al4V ELI)激光烧结多孔杯
2. 钴铬钼合金(CoCrMo)电子束熔融成型杯体
3. 高分子复合材料(PEEK/HA)注塑成型假体
4. 氧化锆陶瓷梯度多孔结构植入物
5. 形状记忆合金(NiTi)热成型多孔组件
1. ASTM F2883-19《外科植入物多孔金属材料标准规范》
2. ISO 13383-1:2020《精细陶瓷显微结构表征方法》
3. GB/T 19633-2023《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》生物负载试验
4. ASTM E2948-16a《金属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件标准试验方法》
5. GB/T 16886.6-2022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: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》
1. 万能材料试验机(Instron 5967):最大载荷50kN,配备高温体液模拟环境箱
2. 显微CT系统(Bruker SkyScan1272):分辨率0.5μm,支持三维孔隙重构分析
3.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(Olympus LEXT OLS5000):Z轴分辨率10nm的3D形貌测量
4. 旋转疲劳试验机(Shimadzu EHF-LV020K2-020):频率范围0.1-100Hz的动态加载
5. 压汞仪(Micromeritics AutoPore V9600):压力范围0.1-60000psi的孔隙分析
6.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Thermo iCAP TQ):金属离子析出量检测精度0.01ppb
7. 体外模拟磨损试验机(AMTI OrthoPOD):三维动态载荷模拟步态周期
8. X射线衍射仪(Rigaku SmartLab):晶体结构分析角度重复性±0.0001°
9. 流式细胞仪(BD FACSCanto II):细胞增殖与凋亡定量分析系统
10. 热重分析仪(TA Q500):温度范围室温-1000℃的氧化稳定性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全骨小梁多孔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